2018年11月8日,由中國老齡產業協會、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老齡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開幕,吸引來自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美國、德國、丹麥、臺灣、香港等8個國家和地區近350家企業同臺亮相。
本屆SIC老博會鞏固擴大無障礙生活、康復護理、養老智能化、養老地產四大專業展區,并應勢注入養老服務、養老旅居、保健養生等熱門板塊,力求突破傳統養老的界限,促進不同領域資源的融合發展。全國老齡辦宣傳部部長刁海峰在現場接受了鳳凰網房產等多家媒體朋友的群訪,針對養老行業發展、養老地產、養老意識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解答,訪問現場氣氛熱烈。
“以房養老是養老方式的關鍵核心”
2014年7月我國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正式開展“以房養老”,試點至今4年,可謂進展緩慢,市場遇冷。關于“以房養房”模式,刁部長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房養老模式在國外推行已久,而新加坡是目前全世界推行“以房養老”模式較為成功的國家。“從老齡辦來講,是支持以房養老,這也是養老方式的關鍵核心,但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沒有房子就沒有根,老年人沒有房子便會居無定所,這是目前大家的普遍認知。以房養老不能說是遇冷,應該是目前正在經歷培育認識以房養老概念的過程。 從政府層面上講,希望提供多種形式的養老模式,包括互助養老,老年人共同租住一個公寓、別墅來生活交友,或者提倡城市人到農村養老。”
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關于我國居家養老領域的工作進展,刁部長提到目前我國老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社區養老,現在的主要方向是把家庭和社區緊密結合,讓社區的公共資源進入到每個家庭,讓每個社區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
“嚴格上講,目前中國沒有一個老年宜居城市”
在本次展會現場,養老地產展區的適老化設施吸引了不少目光。刁部長從養老地產角度上談到全國老齡辦在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方面的工作,他認為加快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工作應該包括居家、城市交通、地產以及社會敬老意識的培育這四個方面入手。“嚴格上講,目前中國沒有一個老年宜居城市。但是現在正在推進相關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是很多城市像北京、廣州等城市的老舊社區加裝電梯,解決老年人出門的不便。包括養老地產開發商都增加了適老化設施,打造一種無障礙社區環境。”
“在中國,真正成功的養老地產并不多”
刁部長坦言在中國,真正成功的養老地產并不多,因為一個企業要投資建設,核心的問題在于盈利模式不清晰。目前我國的養老地產項目面臨著投資大,見效慢,利潤薄的局面,他認為一個成功的養老地產項目,關鍵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提供比較完善養老社區服務。例如保利、綠城有些項目就做得不錯,社區里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各類服務,比較貼心。保利在社區建設方面上,打造配置了比較高端的養老院、養老社區,在提供人性化的養老服務方面比較到位,照顧到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各類需求,提供了全流程的服務,不光是對老年人生活上的照顧還兼顧到了心理輔導。而綠城比較成功的經驗則是所有開發的樓盤都有老年人大學,是老年人很好地交流、交友,實現快樂養老的平臺,這也成為綠地項目的一個賣點。
二是提供旅居養老服務,只租不賣,也即是候鳥式養老,從模式開發上,目前養老地產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是小戶型,低價位、服務比較完善這樣的小區,特別是在中心城市的邊緣或者大規模的旅游區周邊,這種類型的養老地產是相對火爆的。
目前我國一線城市房價高居不下,絕大多數年輕人買房需要父母們的積蓄支持,這種現象已成為當今社會常態。刁部長坦言道,在西方國家,子女跟父母借錢會是一種借貸關系,需要償還的。但在中國,父母對子女在買房買車上給予資金支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過去提倡女兒防老,但現在整個社會都在提倡老年人要獨立,特別是經濟上的獨立,要學會健康養老。同時子女們也要有敬老意識,孝道為先。”
更多杭州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杭州養老天地網http://hz.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鳳凰房產》